主題攻略

2025年天文攝影攻略 03/14 月全食(臺灣不可見)、03/20 春分與黃道光 (每月更新)

台灣地屬島國,四周環海境內多高山,雖然北、中、南、東都會區開發完整,高樓林立,加上熱絡的夜生活與完善的交通網絡,人工光源對於星象天文觀測的影響可謂不小。但若你肯花點時間往山區、海邊去,總能找到人煙稀少、漆黑鮮少光害的角落,安心的欣賞、拍攝當下的星空與天文景象。
喜歡天文攝影的攝影迷們,快來看看近期又有什麼重大事件值得拍攝!

今年春分發生在3月20日17時01分,此時太陽位在黃道與天球赤道交會升交點的時刻,也就是赤經0時、黃經0度的位置。春分時因太陽直射地球赤道,這一天的日出方位幾乎出現在正東方,日沒方位幾乎出現在正西方,而且晝、夜的時間長度幾乎相等,這使得春分成為一年之中測定東西方向的絕佳時機。

春分過後,日出日沒位置將逐漸偏北,晝漸長而夜漸短直到夏至為止。因此春分象徵著北半球進入春季、南半球進入秋季。除此之外,在春分前後數日,日落後的2~3小時,在晴朗沒有光害的地區,就有機會在西方天空看到一抹神秘淡淡的光輝——黃道光,等待著觀星者的發現。

呈現光錐狀淡白色的黃道光,是太陽系內細小塵埃粒子散射太陽光的結果,從地球上看分佈成三角錐狀,底部最寬時約有 40度,高度最高可接近70 度。在赤道區域較容易觀察,緯度愈高則難度越高。黃道光只出現在春分傍晚日落後和秋分日出前的2~3小時,因為此時黃道面幾乎垂直於地平線,沿著黃道出現的黃道光能向上沿伸到天空較高處,最適宜觀看。有興趣的民眾可以選擇無光害的郊區,在春分前後幾日把握日落後2~3小時最佳觀賞時機,就有機會一睹季節限定的天文現象。
※本資訊來源: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


今年全球將發生兩次月全食,其中臺灣可見一次,發生於9月8日。本次預報的3月14日月全食在臺灣不可見,屬於第123沙羅周期的第53次,全程歷時6小時2分37秒,其中本影食歷時3小時38分15秒,全食階段則持續1小時5分24秒。月球將從地球半影北側穿過。美洲地區與東太平洋可見全過程,南美洲東部部分地區可見月沒帶食,而大洋洲及日本、韓國等地則可見月出帶食。本次月食的各食象發生時間表如下:
※本資訊來源: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

圖片資訊來源: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

2025年台灣可見重大天文事件

日期時間天象簡單說明
1/3象限儀座流星群極大期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 ,ZHR~80。日晚月齡 3.6 ,觀賞條件佳。
1/1013:02金星東大距金星位於太陽以東且達最大距角。金星亮度-4.6等,與太陽距角 47.2,在寶瓶座,視直徑24.4″,日落後見於西方天空。
1/1610:39火星衝火星亮度-1.4 等, 在雙子座 ,視直徑 14.5″。
1/2013 時土星合金星土星亮度 1.1 等,金星-4.7 等,兩星位距 2.52°, 在寶瓶座。前後
數日於日落後見於西式天空。
2/111:05月掩土星當天月齡 3.0, 土星亮度 1.1 等。
11:05 土星朔月球暗緣掩入,11:44 亮緣復出。本次掩星發生於白晝 ,觀察難度較高。
2/1003:36火星合月
(月掩火星)
當天月齡12.0,火星亮度-0.8等,與月球相距0.78,位於雙子座。日落後兩者逐漸接近,04:50月掩火星,04:51月没。
3/8
7/4
10/30
14:09
12:39
06:02
水星東大距水星位於太陽以東且達最大距角,日落後見於西方低空。今年共
有3次水星東大距,與太陽距角分别為18.2、25.9及23.9
4/22
8/19
12/8
02:49
17:48
05:03
水星西大距水星位於太陽以西且達最大距角,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。今年共有3次水星西大距,與太陽距角分別為27.4、18.6及20.7。
5/6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ZHR~50。日晚月齡 8.7,下半夜觀賞條件佳。
6/111:29金星西大距金星位於太陽以西且達最大距角。金星與太陽距角45.9,亮度-4.4等,在雙魚座,視直徑23.8″,日出前見於東方天空。
6/7白晝白羊座流星雨極大期ZHR~30。輻射點於凌晨 3 時自東北東方升起。
7/31寶瓶座δ南流星雨極大期ZHR~25。日晚月齡 6.7, 下半夜觀賞條件佳。
8/12英仙座流星群極大期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,ZHR~100。當晚月齡18.7,受月光影響,觀賞條件不佳。
8/1216 時金星合木星金星亮度-3.9等,木星-1.9等,兩星相距0.86,位於雙子座。兩星於凌晨3時前升起,日出前見於東方天空。
9/8月全食臺灣全程可見。半影食始 23:28(9/7)、初虧 00:27、食既 01:31、食甚 02:12、生光 02:53、復圓03:56、半影食終 04:55。
9/2113:46土星衝土星亮度0.6等,在雙魚座,視直徑19.4″,含光環45.3″,環傾角1.8度。
10/21獵戶座流星雨極大ZHR~20。日晚月齡 0.0, 觀賞條件極佳。
11/521:19今年最大滿月月球於21:19望,視直徑33.98,距地球 356,978 公里,為今最大滿月。
12/14雙子座流星群極大期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,ZHR:150。當日月齡 24.2 ,觀賞條件佳。
以上資訊來源/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

2025年全球重大天文事件(台灣不可見)

今年全球共發生 2 次日食、2 次月食, 其中僅9月8日的月全食臺灣全程可見,其餘皆不可見。

日期時間天象簡單說明
3/14月全食全食階段歷時1時5分24秒。除南美洲東半部分地區僅見月沒帶食外,美洲地區、東太平洋區域全程可見。大洋洲及日韓等地可見月出帶食。
3/29日偏食除東南歐部分地區外,大部分歐陸地區、冰島、格陵蘭及北大西洋地區可見日偏食。最大食分0.94,發生於加拿大魁北克北部。
9/22日偏食偏食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,僅紐西蘭、斐濟及部分南極大陸地區可見,最大食分為0.85 ㆍ
以上資訊來源/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

天文攝影注意事項

  1. 察看天文事件發生日期、發生時間、發生條件與可觀看區域,事先安排拍攝計畫。
  2. 事件發生前三天察看天氣預報,事件發生當天察看衛星雲圖、雷達回波圖,避開雲層、陰雨區域,選擇天氣良好可觀看及拍攝的區域前去。
  3. 事先下載、安裝天文觀測APP,有助於拍攝現場再度確認事件發生的天空區域、方位角,以事先確定拍攝構圖角度,後續拍攝微調時才不會手忙腳亂。推薦:Star Walk 2(iosandroid)、Star Chart、SkySafari等等。
  4. 攝影器材:相機、長鏡頭、廣角鏡頭、穩定之腳架、快門線。
    其他:天文濾鏡、減光鏡(拍攝日食需要)。
  5. 天文攝影器材:望遠鏡、赤道儀,拍攝更專業天文攝影影像需要。
2020/06/21日偏食

2025最大與最小滿月

今年的最小滿月發生在4月13日,而最大滿月發生在11月5日,兩者直徑差異約14%,大約是1元硬幣與5元硬幣的大小差別。由於最大滿月與最小滿月間的大小差異不明顯,肉眼難以察覺,建議使用攝影方式,以相同器材記錄滿月大小的變化,才能看出月球大小差異。

資訊來源/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

黃道光
春、秋分前後數星期為欣賞黃道光的最佳時機。黃道光為積聚在黃道面附近的微塵粒子反射陽光所造成的景象,最亮的區域幾乎與銀河一樣亮,只是因接近地平線,受到大氣消光的效應及光害等影響,較不容易看見。在春、秋分前後,黃道光較垂直地面,適合在沒有光害區域觀察。春分前後可於日沒後 2 小時前後
的西方天空看見黃道光,秋分前後可於日出前 2 小時前後的東方天空看見黃道光。

資訊來源/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

※本文參考資訊來源

  1.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網站 https://www.cwa.gov.tw/V8/C/K/astronomy_month.html
  2.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 https://tam.gov.taipei/Default.aspx
  3. Heavens above天文網站 https://www.heavens-above.com/

One thought on “2025年天文攝影攻略 03/14 月全食(臺灣不可見)、03/20 春分與黃道光 (每月更新)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