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可以記錄當下,也可以成為創造自我真實的其中部分,有時一張照片就能道盡千言萬語,有時加上其他創作方式,則能締造出全然顛覆想像的畫面──沒有哪一方是正解,只要誠實地實踐心中所想,便是一幅好作品。
將於 3 月 7 日(四)至 3 月 11 日(一)展開的首屆「ART TAIWAN|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」,以「爭鳴時代」為題,邀請超過 50 位國內外各世代攝影藝術家齊聚一堂。其中皆出生自七零年代的藝術家鄧博仁、邱國峻,便常以複合式媒材進行創作,兩人不僅曾屢次獲獎,更攜手攝影師馬立群共同創立「798 影像創作社」,希冀在從傳統邁向現代的時代洪流裡,走出屬於自己的步伐。
在自由綻放之際,用攝影開啟與世界的連結
回溯接觸攝影的契機,那時剛解嚴,社會的自由之根正蓬勃生長,紀實攝影成為時勢所趨,自高中起便對攝影有興趣的鄧博仁,也在彼時立下成為攝影記者的志向,「大學我先唸了國貿系,同時在淡水一家名叫『百合沖印店』的相館打工,老闆教我拍照、沖片,他希望我成為攝影師。」但比起成天待在暗房,鄧博仁想盡可能貼近真實,於是考取插班大學,而後研讀於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,踏上攝影記者之路,一走就是 20 餘年。
攝影不僅教他呈現社會樣貌,也開啟了探索自我的大門。鄧博仁自言從小不會讀書,求學時期第一次拿到高分,就是在攝影藝術的課程裡。因而找到信心的他,將攝影視為第二生命,無論工作或私下抒發自我的創作管道,皆與攝影有關,「記者工作做久了,本能上會想嘗試不同的形式,所以我發展了如《時間酵母》等系列,希望打破攝影的時域疆界,呈現出可以前後延展的樣貌。」
同樣將攝影與創意結合的,還有曾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研讀純藝術攝影所的邱國峻。邱國峻畢業於政治大學廣告系第一屆,希望能發揮所思所想的他,原先對電影有著高度興趣,但因考量現實條件,選擇從平面攝影起頭,「剛好在政大時攝影作品曾得到首獎,發現自己好像有天份也產生了興趣,想深入研究攝影,再透過它來做些新鮮的嘗試。」
以攝影為起點的邱國峻仍不忘對電影的愛,細探其作品,會發現他宛如導演般鋪陳著各處細節,「我習慣用偏向廣告、策略性的概念去運用攝影來創作。」也正因如此,邱國峻說自己對攝影沒有太大的包袱,什麼都願意嘗試,於是在讀完研究所回台 10 年後,他開始反思在地,將創作與自身生活背景連接,結合廟會刺繡文化及攝影,發展出獨樹一格卻又充滿草根性的作品,此回展出的《神遊之境》便是其一。
廢墟與華美相襯,映照人們對救贖的渴望
攝影與創作之於鄧博仁及邱國峻,雖然過程及起因不盡相同,卻共同帶出了一樣的叩問──希望突破相對保守的社會觀念,讓眾人看見攝影能夠以豐富而多元的形式存在。相識多年的他們,遂於 2013 年攜手同是攝影師的馬立群創立「798 影像創作社」,不僅曾以「逆景」為題舉辦聯展,更發起高雄攝影節,期盼在傳統攝影與數位轉型接軌之時,拓寬攝影發展的面向。
雖然近年因為彼此忙碌,鄧博仁和邱國峻未再共同舉行活動,但因著首屆「ART TAIWAN|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」開展,兩人皆作為藝術家參與,再度齊聚一堂的他們,亦呈現更上一層樓的創作。「我曾和博仁討論這次要展出什麼作品,他本來希望我放之前的系列,但我認為自己現在正往前推進,最後決定以《仙境夢遊》示眾。」邱國峻說道。
《仙境夢遊》為邱國峻發展《神遊之境》系列的第三階段之作,以廢墟攝影結合刺繡,在斑駁和鮮豔間,倒映出世人追求圓滿境地的諷刺,「所有廢墟都曾經繁華,那些華麗的刺繡是人們對美好的投射,就像你我人生其實常有不如意,卻仍不斷對彼此說些吉祥話。其實不管宗教信仰或偶像崇拜,最終我們心底渴望的就是得到救贖。」
值得一提的是,《神遊之境》裡邱國峻所拍攝的所有廢墟,如今都已全然消失,他的創作紀錄顯得格外珍貴,卻也無限唏噓,「比如建業中學是過去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的寄託所在,所以我請師傅刺一個龍上去,但我們都知道多半事與願違嘛,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狀元,就像這所學校最後也被拆除了。」無論是刺繡或影像,邱國峻作品裡蘊藏著許多符號,令觀者能產生共感、會心一笑,感傷卻也同時湧上心頭,交織出複雜而醒世的餘韻。
誠實探索自我的攝影之路,分秒精彩
此回鄧博仁展出的作品,則從自我與家庭出發,以疫情時期無法出國、僅能回顧過往照片為起始,創作出《我也很想家》系列。「前幾年母親身體不太好,對生活沒什麼動力,那時我正好去了高雄月世界,發現即便地形貧瘠還是有很多植物生長,就希望可以藉由大自然的力量,喚醒她對人生的熱情。」鄧博仁將他所拍下的月世界一一拆解拼貼,並重新賦予顏色,再於其中放置兒時和母親的合照,期待有天媽媽亦能親眼看見觸動他的那些景色。
而這一系列之所以命名為《我也很想家》,亦來自與親人的互動,「某天我行經家鄉但因為時間關係無法入家門,於是在臉書發了篇相關貼文,爸爸就在下面留言:『我也很想家。』當下實在很感動,原來父親也在找回家的路呀。」完成這系列作品後,鄧博仁甚至邀請熱愛書法的爸爸,為他揮下具生命力的毛筆字,將《我也很想家》正式作為下一本創作的書名。
創作多以自身出發的鄧博仁,有感而發地表示:「過往比較會在意別人對我創作的看法,但現在、尤其是疫情後,開始更懂得傾聽自己的聲音了。」與他相識十多年的邱國峻也說,「感覺博仁創作能量變得更強大了,他本來就常以情感連結去創作,這種狀態是可遇不可求的。」自始至終不易受他人影響的邱國峻強調,只要確信自己要什麼,便不會被他者動搖,「而且創作本該不一樣,如果都跟別人相同,那才是需要擔心的事。」
兩人接觸攝影數十載,始終在挑戰世俗規則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,如今藉由「ART TAIWAN|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」展出從經歷與掙扎中醞釀而生的作品,可以見得兩人都找到了自身堅信的解答,著實反映出當下最真實的狀態。「攝影人始終追尋的就是探索自己,不用去想未來要做什麼,順應當下靈感去分享生命故事,那就是最好的了。」扎實面對現下、往內心深掘,鄧博仁及邱國峻的創作之路,每一刻都是無比誠實而醒目的模樣。
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
首屆「ART TAIWAN|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」將展出共超過 50 位國內外影像藝術攝影師,包括來自澳大利亞海浪生態攝影師 Philip Thurston 等 8 位國際攝影師,與郭英聲、高志尊、邱國峻、黃文勇、洪世聰、鄧博仁等台灣各世代攝影藝術家。展覽現場同時發表「2024吳東興攝影贊助計畫」、「2024 SKM PHOTO 國際攝影大賽」得獎作品 — 詳情請上官網:https://reurl.cc/Z9NW2g
※本文由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授權轉載。
One thought on “「ART TAIWAN| 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」最好的狀態是順應當下靈感,而非刻意追求|邱國峻、鄧博仁共談創作之道”